张学兵:经济新常态下的法律服务市场

1k3a4927

张学兵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
中伦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本文是根据张学兵在2016全球法商领袖论坛发言整理)

【以下是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法佬汇成员,亲爱的各位律师同仁,尊敬的健龙秘书长,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2016全球法商领袖论坛,我今天主讲的话题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法律服务市场”。

什么是经济新常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今年上半年,在权威人士的解读下,我们对经济的新常态逐渐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L型经济走势的确定。我国的经济增速从超过12个百分点到10个百分点,再到保8、保7,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已经在6.5到6.7这个区间徘徊了,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在这种经济形势下,社会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一时难以改变,各家企业都面临着市场萎缩、增长乏力的困境,今年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与各家企业密切相关的措施如“三去一补”的经济政策(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补短板),以图能够改善企业处境。

与国家宏观政策相结合,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国际层面,近几年大量中国企业,特别是众多央企在“一带一路”政策引领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广泛地投资;同时,大量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也加快了跨境并购和海外投资的步伐。二是国内层面,在实体经济乏力的局面下,新经济形态正在蓬勃兴起,特别是克强总理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未来互联网经济、创新金融等新经济形态都有巨大发展空间。律师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新常态下的新变化给法律服务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律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法律服务市场的三大变化

当前法律服务市场面临着三个变化。变化之一是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数量的快速增长。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国律师数量已经突破三十万人,这个数字确实是很多年以前没有想到的,律师事务所的数量也增加到两万六千余家。我们正处在一个买方市场里,客户可以接触到的法律服务提供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各家律师事务所感受到比较大的竞争压力。

变化之二是部分法律服务市场需求有下降趋势。根据我们的调研,在经济新常态下,各家公司、各家公司的法务部都更加关注成本的控制、法律部的预算上增加的并不是很多,甚至很多公司对法律部预算都进行了冻结或减少。同时,随着大量公司法务部的建立及完善,公司法务人员会自行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而不再选择委托外部律师。这意味着,虽然律师数量在增加,但来自于甲方、来自于公司的法律服务需求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变化之三是法律服务市场正在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变成一个开放型市场。传统的法律服务市场主要是由律师事务所提供服务,现在除了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之外,市场上还有很多互联网法律电商、法律服务公司或者法律咨询中心也在快速发展。这些互联网法律公司或者以大数据为背景,或者以提供知识共享平台为背景,或者以寻找优秀律师为背景。

根据最新统计,在工商局注册的法律服务公司,或者法律咨询中心这类性质的法律服务机构已经超过五千家。从传统的角度来讲,律师事务所是由司法行政机关批准的一个法律服务机构,但是现在一些地方工商局也开始以颁发工商营业执照的方式,允许开设法律服务性质的公司。这类公司(包括互联网法律电商)的出现将对传统法律服务市场造成明显的冲击,甚至可能会改变整个律师业态。

四大律师业务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在经济新常态下,律师业务领域也将会发生一些变化。过去三十年,中国律师的法律服务主要是围绕着四个领域展开:刑事辩护业务、民商事诉讼业务、非诉讼业务和法律顾问业务。为便于理解和比较,我也从这四个领域展开,谈谈律师新兴业务的发展和变化。

1.刑事辩护业务

传统的刑事辩护业务还是以普通的刑事犯罪辩护做为法律服务的内容,但是这些年刑事律师们在这个领域内也不断地拓展疆土,特别是随着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反腐败斗争成为新常态,大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股东、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人身安全及经济利益的保护,刑事业务已经由传统上的普通刑事辩护业务向刑民交叉、职务犯罪、法人犯罪、刑事举报、刑事控告发展。


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的发展,刑事律师群体的专业细化也越来越清晰,市场上产生了很多职务犯罪的刑事辩护律师、刑事控告的辩护律师,甚至还细化到有很多在企业合规项下的反腐败领域中的刑事律师,以及某些类型经济纠纷下的刑民交叉案件律师,一些从不染指刑事法律业务的大型律所也开始设立刑事业务团队。这都是刑事辩护业务领域上的变化。

2.民商事诉讼业务

我们所说的诉讼业务也包含仲裁业务,这是律师执业领域的一个重点。传统上的民商事诉讼业务,主要是合同项下的权利保护,以合同法为基础。这些年,随着经济形势发展,相应的民商事关系发生了很多变化,民商事的诉讼和仲裁业务也有了很多变化。以公司法内容相关的诉讼和仲裁业务明显增多,我们还遇到了一些新的业务类型,如并购业务、债券业务、大宗循环贸易业务、上市公司敌意收购业务、海外工程承包等业务衍生的诉讼和仲裁。诸如宝万之争产生的诉讼类型,包括小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诉讼,小股东对公司董事会的诉讼等,这些诉讼类型之前都较少遇到。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不断上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单数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诉讼业务,现在有很多律师从保护债权人利益、保护债务人利益的角度在开展工作。最近由于大规模的债券违约,东北特钢已经申请进入破产程序,破产程序既包括破产的重整,也包括破产的清算,这两个板块牵扯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的诉讼业务,也是目前很多律师发力较多的领域。

按照最新统计,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国已经有51家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中国各级法院受理的企业破产清算案件已经超过一千件。最高人民法院现在开始要求各省都要设立破产法庭,通过破产庭的设立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破产清算、重整事宜,这也是处理僵尸企业必不可少的步骤。今年动作比较快的广东省已经成立破产法院,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各地破产法庭的设立,破产业务将成为律师业务的新的增长点。

此外,在一些传统领域,比如劳动法领域,过去认为该领域只是一些劳动的争议,并没有太大的机遇。但随着对僵尸企业的处理,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提速,将会有大量的员工安置争议、员工整体处置争议,以及群体性诉讼等,所以对于一个优秀的劳动法律师而言,业务机会也是非常可观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体来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业态的出现,我认为在民事诉讼和仲裁领域,诉讼律师的发展机会还是很大的。

3.非诉讼业务

律师的非诉讼业务范围很广,我今天不展开,仅举几个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

比如房地产的法律服务领域是过去这些年律师涉足较多的领域,既包括为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服务,也包括为建筑公司提供服务。这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背景下,发展非常快的一个领域是PPP业务,所谓的PPP业务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2014年开始,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规则、规定,促进民营资本和政府投资的结合。按照最新统计,财政部已经公布的示范性项目超过两百家,涉及到的民间投资超过八千亿元,而各地报到财政部备案的PPP项目已经超过八千家,总投资额超过十万亿元,可见PPP领域的投资热潮,这对于解决现在投资不足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

律师在PPP领域的业务集中在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土地开发几个方面,无论是帮助业主方还是帮助投资方,无论是从合同的起草还是到交易的保障,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PPP项目具有天然的资产证券化基因,属于未来房地产律师业务领域的一片蓝海,蕴涵着大量的业务机会。

新经济业态最突出地还体现在互联网及互联网+上。这些年围绕着互联网的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建设、云计算四大领域都发展得非常快。一大批律师在互联网领域深耕细作,无论是从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安全上、风险防范上,还是大数据的个人信息保护上、云计算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海关的通关报关上,很多律师都有所作为,为当事人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务,有效地化解在新经济下互联网经济、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风险。

其他一些新业务类型,如各类基金、信贷资产和企业资产证券化、文化产业的投资等,也都成为律师非诉业务新的增长点。近些年实体经济回报率下降,投资基金、证券化的发展顺应了经济新常态的需要,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改善产业结构,分散经营风险。这些金融创新工具本身就是一套复杂法律结构的产物,需要律师广泛和深度的参与。此外,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也比较引人注目,无论是相应的文化产业基金设立,还是文化产品的制作、发行,很多领域都能看到律师服务的身影。

非诉讼领域的变化还体现在持续扩张的国际法律服务市场上,诸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反补贴,以及反垄断审查等领域都成为中国律所全球布局和拓展业务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近年来中国资本大举进入海外市场,中国律师的业务已从传统上的国际贸易业务延伸到海外的投融资,从一般的跨境并购延伸到中国的相关部门,譬如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反垄断的审查等等相关业务,从简单的国际民商事诉讼延伸到国家间反倾销反补贴争端解决等等,这些涉外业务正在成为中国律师争夺的高地,这个领域也是中国律师与外国律师PK的主要阵地。

4.法律顾问业务

传统的法律顾问业务在这些年发展非常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都强调了法治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律师从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开始发展到为各级政府、私人提供法律服务。现在国务院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文件,要求各部委、各地方必须要完善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保障政府依法治理。现在律师已经可以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以有偿服务的方式为政府机关提供法律方面的服务,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将会常态化。同时,随着高净值人士的增多,他们的法律服务需求也会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律师也将会为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提供包括财富管理在内的法律顾问服务。

总体来讲,在经济新常态下虽然困难不少,挑战多多,但对律师服务市场而言,依然是机会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仍处在上升通道,仍处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在新经济形势下,面对法律服务市场的新变化,作为律师事务所而言需要在专业的不断细化上,在培训的精准化上,在市场跟踪的前瞻化上,在市场的竞争差异化上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为市场提供不可替代的高质量法律服务。

作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我希望能有更多像今天这样的交流机会,让公司的法务人员和律师们通过交流加强信息的共享。希望更多的公司法律部能建立一套对律师事务所的完善的评价机制,使律师和律所的选聘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而不是仅以价格作为最终的选聘标准。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内容,衷心希望各位一如既往地关心、关爱律师群体,支持法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公司律师和社会律师不断地交流和相互学习,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