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黎:真理在书中,答案在路上丨郡主的客厅 第二十二期

 

我跟申黎认识已久,久到他的“入党介绍人”是谁我都已经记不太清。在法律人里面,申黎是个实实在在的多面手,做过法官,当过上市公司法总,现在又转做律师,还兼任仲裁员和法学院的硕士生导师。 早在申黎当法总的时候就加入了法佬汇,一直以来,他对法佬汇举办的活动都特别支持。记得2020年末的同律同乐活动我邀请他做主持人,他很痛快就答应了下来,并且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他那浑厚好听的男中音配上得体的解说词,令当天活动的效果特别好。我去上海出差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一起吃个饭聊聊天。我一直觉得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但一直没机会深聊。

有一次,我偶尔看到他的朋友圈,他当时正从一家上市公司法总的职位离开转行去做律师,法务团队的同事们给他准备了手绘的留言簿,插画做得很精美用心,关键是上面的留言情真意切,都把我给看哭了。我当时就想,什么样的法总能让手下这么恋恋不舍。所以一直就想着邀请他来郡主的客厅聊聊天。

趁着上海疫情期间他被封闭在家的机会,我向他发出了邀请。于是,他就带着他的精彩故事来了。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这句话在申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申黎是江苏人,南方的袅袅烟雨并没有落得他忧郁敏感,反因爱读史书、野外徒步,让他给人一种大开大合的爽朗豁达。

自小喜欢历史,熟读史书。岁月的长河里,人聚人散,兴衰幻灭。唯一永恒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的探索,对正义的追求。所以年少时的申黎想着从政,认为这样能最大化实现心中的抱负。但从政这一概念过于庞大,很难迈出第一步,相比之下,学法似乎离理想的目标更加具体。

以法卫道,为黎民申张正义,这不正是申黎吗?所以高考报志愿时,申黎一股脑全填的法学院,并如愿考入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律系。

当一个人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爱好,做事就会少几分彷徨,多几分坚定。大学时期,相比风花雪月,申黎更钟情于徜徉书海。

那段时间,两类书籍为申黎提供了充足的给养。第一种是人文风格浓厚的法学书籍,如林达著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笔记体宪政文集、王泽鉴著的《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等。前一类书籍让身处象牙塔里的申黎感悟到了法律在精神层面的力量,后一类书籍则使他体会到了缜密逻辑的专业魅力。另一种书籍则是纯人文的书籍,如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思维灵动,文风酣畅;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笔触质朴,厚重深远。

 

 

专业类著作的严谨精准,人文类书籍的关怀开放,像上下两扇蚌壳,撑开了申黎的眼界、思想,并在其中悄然孕育着一个格物致知的人生观。

申黎的读书不落俗,为了学以致用,每年暑假、甚至寒假他都会参加社会实践,去法院、律所、行政机关实习。聊到这里我特别好奇,他一个还没毕业的毛头小子怎么会有那么多单位接受他实习?

经过申黎一番解释我才明白,为了获取实习机会,原来他是拿着简历挨个去律所敲门,只要对方接待他,就直接要求见律所主任。

我敬佩申黎的勇气,但又纳闷律所的主任岂能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即便真能见到,他又是如何说服主任同意他实习的。

申黎说:“这笔账很好算啊,我又不太在乎实习津贴,只是希望得到学习的机会,无论是法院还是律所又有那么多案头工作需要人去处理,与其花钱雇人做,还不如交给我这个实习生。单位能省下一笔费用,我能学到很多一线的宝贵经验,一举两得。当然一天两顿饭他们还是得管我的,哈哈哈。”

大二的暑假,作为学生干部的申黎被推荐到上海南市区民政局挂职锻炼。烈日当头,从柏油路蒸腾而起的热气扭曲着人们的视线,一个多月里申黎每天骑着单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研社区老龄工作。一整天跑下来,胳膊都要蜕层皮。晚上回到宿舍已是筋疲力尽,当年的学生宿舍条件艰苦,连电风扇都没有,在闷热狭小的房间里,忍着蚊虫叮咬,就着昏昏的日光灯,手中路遥《平凡的世界》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他就代入孙少安的角色:男人都是要经过锤炼才能成长!此刻,艰苦的环境也竟然有了悲壮的快感。

就这样,一面是孜孜不倦的学习,一面是勤勤恳恳的社会实践,申黎像是一块被反复锤炼的钢铁,专业愈发扎实。这样紧锣密鼓的日子,一直坚持到申黎硕士毕业。

由于个人能力突出,当时申黎获得了四份offer可供选择,分别是上海的银行、一家红圈所、上海的中级法院和北京的国家外经贸部,也就是后来的商务部。申黎首先排除了银行和律所,但在外经贸部和法院之间犹豫不决。

谈到最后的抉择,申黎说:“既然要走法律的路,那就应该去能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能力的地方,法学家德沃金曾在其著作《法律帝国》中称,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因此,作为法律人,选择成为一名法官无疑是职业的最高梦想。”

所以在老师问申黎他的档案究竟是往北京投还是往上海法院投时,申黎选择了后者。

也正是这封投往法院的档案,拉开了申黎11年法院生涯的序幕。

 

 

 

没有天才入世,一路开挂的爽文情节。进入法院后,申黎扎扎实实的干了近两年的书记员,终日忙碌于文书制作、法庭记录、送达提审等琐碎的工作,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开五个庭,同时还要做好各类文档工作,经常是办公室最后一个下班的人。

要知道20年前全院近400名干警,像申黎一样的硕士也就是20人左右。有一天,申黎抱着厚厚的一大摞裁判文书去文印室装订用印,一位老工人对他说,你是新来的研究生啊,你干的活和我一样啊。这段话,对于刚刚毕业、意气风发的申黎来说,伤害性和侮辱性都有点强,差点就吟一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就像Beyond那首歌,“按着难以痊愈的伤口,究竟应该拼命奋斗,还是默默地溜走。”凡是打不倒你的,都让你更加强大。刚去刑庭当书记员时,申黎还满脑袋疑惑,因为他是民商法硕士,刑庭跟他的专业不对口。当时领导对他说:“我们希望你能到刑庭锻炼一下,我们最规范的法官都是从刑庭磨出来的。” 在刑庭近两年时光里,申黎通过几百件刑事案件的办理,历练出了严谨的工作风格,被评为优秀书记员,并且发挥自己学术研究的特长,在审判长和庭领导的支持下,写作的判决书还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刊载,成为当年度本院科研成果的亮点之一,初试专业的锋芒。

年轻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他意味着你有说不的权利,但唯独不能拒绝的就是锻炼,人的成长都从锻炼中来。

两年后,申黎回归民商法专业,调去房地产审判庭担任法官,正式开始了民商事法官的专业生涯,在办案之余他注重学术研究,写了十多篇专业论文,并在上海法院学术论文讨论会上从几百篇法官的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并继而获得了全国法院学术论文讨论会的奖项。鉴于出色的调研能力,两年后又被调去政治部,担任院机关团委书记。申黎坦言,每一次的工作调动,都是在拉长自身的一块短板,让自己能够盛更多的水。

从前面的交流里,我能感受到申黎对法律专业性那种纯粹的追求,所以问他对这次调动内心有没有挣扎。

 

 

申黎说:“当然是很纠结的,在政治部这三年我是基本脱离了法律专业的,但组织上的安排必须要服从,不过这三年对我的帮助其实不比专业能力精进来的差。尤其是对我后来去到企业做管理岗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团委书记的工作性质跟法官差别很大,后者主要跟案件和当事人打交道,而前者要跟同事、领导、上级机关等打交道,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申黎说其实自己性格有点内向,但为了完成工作,有时要像当初在大学时挨个敲门争取实习机会一样,发挥愣头青精神。

这段期间,最令申黎印象深刻的主要是两项工作,第一就是大型公文写作。这一方面要求你有思想高度、有全局视野,还要熟悉法院的各个专业工作领域,这样文章才能点、面、虚、实都兼顾周全。为了写好各类公文,申黎经常熬夜到凌晨二三点,这种长期并且是艰苦的写作过程,对一个人的宏观思维和文字整合能力打磨提升颇大。另外,任职期间申黎还负责筹办了三届法院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从主题确定、剧本写作、流程安排、物料筹备,到积极动员全院干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反复排练节目,最终汇演出一台台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演出活动,申黎既是策划人、导演、编剧,还是剧务、场记、道具师,又是自己部门节目的导演和演员,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展示,这让申黎的统筹协调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而这些经历,也为后来申黎担任领导岗位时,如何待人接物、协调各种层级关系、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等方面夯实了基础。

其实如果一直待在政治部,申黎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晋升,但回想起自己的初心,申黎还是希望能够回归到专业轨道上来。

于是,申黎跟领导进行了多次诚恳的沟通,希望自己能回到专业的审判岗位中去,领导也很尊重申黎的想法,这才有了申黎调任商事审判庭审判长的经历,后来他又通过竞岗担任了当时最年轻的副庭长,申黎特别感激法院的培养,工作起来格外投入,努力多办案、办好案,坚持学术课题的撰写。不仅如此,申黎还继续寻求学术上的深造,考取了国际法学博士,白天办案,晚上上课,耗时四年读完了博士,并写出了三十多万字的博士论文。

在法院经历过这么多的审判部门,我问申黎:“你觉得做法官最难的是什么?”

申黎跟我说了一个词——平衡。

 

 

很多人觉得做法官是件很容易的事,双方当事人将材料呈上来,法官按法条进行判定,如此而已,但现实往往要复杂得多。

申黎回忆起2005年在房地产审判庭担任法官的经历,当时正值上海楼市波动,房价的起伏与政策的调整,引发了相当数量的纠纷,有的房屋买卖合同案件会涉及十多万的违约金,而当时法官的年收入也不过六七万而已。这种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多是普通老百姓,十几万的违约金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是非常沉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此时,对于裁判法官而言是非常纠结的,是一丝不苟的严格按照双方的约定合同判决,还是在合理的限度内将违约责任进行一定的限缩?这时你会真切的感受到你裁判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

由于当时最高法院还没有对此类案件的司法解释,也没有多少在先的判决案例可循,只是合同法中有对于违约金过高的情形下,人民法院有权进行调整的原则性法律规定。

那何为过高?怎么才算合理调整?就需要法官在法理范围内,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大量的研究、分析、对比,并得出可以经得起推敲的裁判结论。这中间的研判过程很艰难,但很有现实意义,在时任房产庭领导和一批资深法官的支持和共同研讨下,申黎汇总了裁判意见并写成专题调研报告,向上级法院进行了汇报,并发给九个辖区法院的房产审判庭以供参考,力图在一个司法区域内形成相对统一的裁判规则,树立司法的公信力,建立良好的市场交易规则。在这个过程,所以你会发现,这样的研究影响的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整批同类案件,并且经过时间的考验,这个裁判经验和意识可以很好地沉淀下来,成为一种良好的职业范式。

申黎说当法官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和良知实现个案的公平,而且可以努力尝试塑造正确的裁判规则,去实践规则之治!

 

 

 

提及从法官到法总的转变,申黎一个很大的感受是当法总管理团队比在法院要轻松一些,因为法总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无论薪酬制度、人事制度、激励制度等等都可以为管理工作赋能。而在法院,除了人格感召力以外,很难有直接的管理工具可以为你提供帮助,再加上申黎又是年轻领导,既要努力服众,又要守住人心,还要让大家完成办案的KPI指标,平衡好这些复杂关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也正因如此,这段经历对申黎在企业带团队的帮助很大。最直接的成果就是申黎两段法总经历,个人及其带领的团队均获得过所在上市公司的最高荣誉。

关于带团队的秘诀,申黎分享了三点。首先,一个团队必须氛围健康,团队要有正气,成员之间可以有竞争,但不许有斗争;第二,团队成员必须拥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有为才能有位,申黎会为团队竖立一个个的胜利点,企业法务部只有打得赢案件,做得成项目,控得住风险,帮助企业和业务伙伴有效且可视化的解决问题,才能获得同僚和其他部门的尊重,才能为领导所器重,进而获得权威和信任,团队成员的精气神和战斗力才会持续昂扬和迸发。第三,要让成员感受到切实的重视和获得感。申黎对团队成员的关心不仅发自内心,更体现在实际动作上。每年申黎会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升职加薪权限拉满,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人才申黎还会亲自出面向管理层争取破格提升的机会和待遇。每次团建,申黎也会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精心设计,尽可能选择更好,更有特色的场域和目的地,让大家产生团队自豪感。大家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工作起来才会更用心,这样无论是对员工自己,对企业,还是对领导的管理,都是三方共赢的局面。当然申黎对手下的要求还是挺高的,这些关怀也必须建立在大家做出成绩的前提下,“否则也没脸向管理层开口要超国民待遇啊!”

 

 

“那你如何看待法总与老板之间的关系呢?”我故意给他出了个难题。

申黎认为,当法总最大的挑战就来自这里,如何把握跟老板之间的关系是门必修课。在这层关系里,法总最重要的是要始终秉持并且展示自己的专业性,把领导关心的核心事情透彻研究,清晰但简明地汇报,最终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并且实实在在执行出成果,确立自己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定位是重中之重。法总与老板本质上就是上下级,是雇主与职业经理人,不是兄弟闺蜜,更不是父母子女,可以用心,也不必强求对方喜欢你。但是一定要敢担责任,能打硬仗,在公司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候,通过自己的专业、资源以及协调能力,帮助企业化解危机,自然会赢得老板的赏识与信任。

当法总八年,申黎见证了商业大潮的起起伏伏,许多明星企业的生生死死,他说这跟在法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在法院你面对的是具体案件的证据材料,就像在观察一件标本,作为旁观者,猜测判断它的前世今生、是是非非。而在企业,你会亲历重大的项目投资,灼心的危机处理,你时刻面对的都是活体,此刻你就是局中人,你的判断、参谋、决策,都会深刻影响事件的走向。这两种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有了这些经历,回过头来再看自己当年判过的案件,似乎有了更多的思考角度和感悟维度,眼界也开阔了许多。

包括后来申黎做仲裁员处理大量商事仲裁案件时,也会通过法总的这些经历去换位思考,分析案件具体的投资背景是什么,商业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当事人的举动除了对照合同的约定,是否符合商业运行规则。

目前,申黎在我国九家主流仲裁机构担任仲裁员,至今已经裁决了二百余件案件,被国际著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评为2021年、2022年度“最受欢迎仲裁员”荣誉称号。做仲裁员完全是对于法律裁判事业的热爱使然,申黎能从中收获莫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给我分享一件你做过的印象最深的仲裁案件吧。”我说。

申黎想了想说,“在我的仲裁生涯里,不乏许多标的高达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的商业案件,但最令我有感触的,还是关乎个体民生的那些案件。去年我仲裁了一件关于公司股权转让的案件,案情很简单,但处理过程中,却引发了很多法律和社会公益层面的思考。”

 

 

事情是这样的,上海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系初中学历的退休工人,在别人许以500元的好处费诱导下签字画押,从两个自然人手上受让了一家贸易公司的股权,登记后变成了这家公司的唯一股东,还是法定代表人。结果这家公司之前就背负了1亿多元的债务,由于她单一股东的身份,被债权人告到了法院,要求其必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因为公司负债的证据充分,且老太太又无法证明她和公司之间的独立性,法院判决她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于是老太太家里连带她的退休金被一并查封。无端背负巨额债务,无力偿还,老太太整个人处于崩溃边缘,她依据仲裁条款提起仲裁,寄希望于仲裁庭,请求确认自己受蒙蔽,合同是无效的,将其从巨额债务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当时我们也挺纠结,因为从合同的形式要件来看毫无问题,字也确实是老太太签的,被申请人又人间蒸发了,仲裁庭无法通过对双方的询问查证来进一步查明事实,基于此可能就要驳回她的仲裁请求。但在深入了解案件后,申黎认为这样裁判社会效果很差,直接后果首先会让老太太陷入家破人亡的地步,其次则无形中会助长一些丧失商业信誉的主体以欺骗的方式蒙骗不具备交易能力和识别能力的自然人接盘,以逃避债务,通过合法的形式来掩盖其非法的目的。

基于这样的深层次考虑,于是申黎作为首席仲裁员与另两位仲裁员经过慎重讨论后,运用仲裁庭的释明权,让老太太进一步补强举证,把以往的工作经历、文化程度、目前的家庭经济收入和状况等证据提供给仲裁庭审查。证据补充提交上来后,证实老太太退休前确实只是在一家饮食店做基础的服务工作,学历也只有初中文化,以往经历也没有发现从事商业运营的过往,以这样的身份和知识、阅历,贸然接受一家注册资金达几千万的公司,显然是违背交易常识的,基于此,我们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交易对方的无知,通过欺骗手段,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目的的角度,确定合同的无效性。裁判作出后,老太太万分感激,还给仲裁委送来了锦旗。

“其实这件案件给我们的触动很多,现实要求我们法律人对法律有更深层的洞悉,法律背后的本质,是通过法律维护基本的公平正义、公序良俗,防止有人利用法律的形式来实现不法的目的。在各类案件的裁判中,仲裁员除了良好的专业法律素养,还要有悲天悯人的善良理念,维护契约精神的原则意识,以及在这种理念和意识驱动下的积极实践,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法律裁判者的价值所在,也是这份工作真正神圣的地方。”

 

 

 

从法总到律师,因为对纯粹专业的痴迷,申黎又进行了一次身份转变。

从甲方换到乙方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最初半年的过渡时间,我想申黎一定是有落差感的。

在工作性质层面,做法总时,其实你将30%左右的精力分配给专业就完全OK,剩下的精力要更多放在管理层面,如何管理跟领导的关系,跟同级乃至下级的关系,包括如何协调配置外部的专业团队支持工作等等。而做律师则完全不同,你就是唯一的先锋大将,哪怕你是合伙人,事无巨细皆需要亲力亲为,经常到半夜一点多申黎还在案头修改法律文件。

另外,做法总和做律师的所谓地位,话语权是完全不同的。做法总时你是整个团队的核心,只需要负责战略层面的审阅工作,指令下达后,背后的团队会将其快速落地。而在申黎刚做律师时,办公室的桌子都得自己擦,想打印文件也得自己去找打印机,真的是扎扎实实的从零做起。

律师最核心的问题其实还是案源,做法佬汇这些年我也帮助很多大PAR拿到了不少优质案源,所以我挺好奇申黎是如何开发客户的。但申黎的答案很出乎我的意料。

 

 

申黎说:“我几乎没有主动开发过客户,我的客户大多是以往的商业伙伴和朋友们出于信任或者介绍或者直接跑来咨询,每每经过我对项目的分析后,对方都能表示信任,将项目交给我们团队。我觉得这也是我做过法官和法总再转过身做律师的优势,我在看待项目时的角度是立体的,从法官的角度我能看到这件案件大概率会如何判定,项目中潜在的法律风险是什么,从法总的角度,我会分析案情背后的商业、行业逻辑。再返回律师的角度,我就能相对游刃有余的通过自己的专业和理解,提出令人信服的法律解决方案,努力帮助客户争取最大利益,实现商业目的。”

看到自己的朋友越来越优秀,我也由衷的感到开心。其实在工作之外,申黎有个很大的特色令我印象深刻,他特别爱挑战自己,长期保持着野外徒步的习惯。申黎说如果今年不是疫情,自己现在可能正在戈壁或者沙漠。

最疯狂的一次,申黎走了三天三夜,徒步88公里,当时因为教练为了增大难度,临时调整了GPS的设定,团队偏离原路线,进入巨大的沙山群。夜色降临,走不到营地意味着大家面临缺水断粮的危险。作为领航员,申黎卯着劲带领大家翻过数座沙山,站在沙山顶所有人都已筋疲力尽,但放眼望去,依然是十几座沙山,连绵起伏望不到边际。夕阳落入大地,大漠四周一片黑暗,星光突然璀璨的时候,属于绝望和希望并存的时刻。

 

 

超出了预定到达营地的时间,这可把活动方都吓坏了,连夜将营地向申黎方向靠近了数公里,一直到晚上9:30,大家才成功汇合。

申黎说这种面对困难,通过坚持取得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很爽,虽然过程特别苦,特别累,但自己就是喜欢。

在沙漠行走最艰难的时候,我就在想小平同志的故事,小平同志是我认为当代非常伟大的一个人物,有人曾问过他长征路上是怎么走下来的,他就说了三个字“跟着走”。

其实,任何一个伟大的人同时也都是普通的人。在某一刻他要走下去的信念和目标感可能也没那么强,但就是要把当下那一刻熬过去,坚持下去,就会完成。坚持下去就有希望,如果放弃就没有希望了。

申黎认为这种野外徒步,将自己完全与工作、社会隔离,最大限度的放空对人的好处是极大的。它能让你从很多问题、矛盾中跳脱出来,以超然视角去重新思考,审视其中的关键点,去解决问题,甚至与问题和解。另外,高强度的徒步对人意志力的磨炼,让申黎在面对困难时,会更从容,淡定。